颐和园游玩攻略 简书(颐和园攻略)

2023-08-24 21:08:39
精选中国旅游景点大全 > 旅游景点攻略 > 颐和园游玩攻略 简书(颐和园攻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颐和园游玩攻略 简书,以及颐和园攻略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戊戌变法的失败袁世凯脱不了干系,是谁背后建议他向慈禧告密的?

文 | 绿酒红炉,简书作者

当年,光绪帝为求强国,支持康有为和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后来变法推行举步维艰。在紧要关头,谭嗣同找袁世凯商议,希望袁世凯训练的新军能够帮助维新党控制慈禧太后。袁世凯却阳奉阴违,暗中向慈禧太后告密,结果造成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后来人们经常因此事诟病袁世凯反复小人。

其实此事也不能完全怪袁世凯背信弃义,其实袁世凯本人也是对新政充满向往的。当时谭嗣同找到袁世凯商议,袁世凯虽然也答应了,但心里忐忑不安、犹豫不决。

这时后来曾担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向他进言到:现在皇帝虽然亲政了,但势单力薄,自身威望不高;而太后执政已久,且根基稳固,当今皇帝是斗不过她的。袁世凯听此心中大振,遂连夜前往颐和园向太后禀报此事。慈禧太后得知后大发雷霆,派荣禄等人发动政变,再次临朝听政,并将光绪皇帝幽禁在瀛台,并杀害了维新派戊戌六君子,大清朝最有可能自救的一场政治变革也就此结束。

而进言袁世凯的这个徐世昌后来也是即为厉害。他本身是翰林出身,且在清廷既当过封疆大吏,又任职过大学士,显赫无比。而且此人在北洋军阀中地位极高,徐世昌曾跟随袁世凯参与小站练兵,当时袁世凯对他尊敬有加,当时军队的主要规章制度都是由他制定,后来的北洋系将军都以老师称呼他。

袁世凯称帝后,徐世昌深以为耻,遂称病不出,不再过问政事,让当时的袁世凯也是无可奈何。后来袁世凯病终,徐世昌才回到北洋政府,徐世昌善于人计交际,不肯得罪人也没有对谁特别优待,因此他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忠诚的党羽手下。而徐世昌却靠着这番官僚哲学混得民国大总统之职,实在令人惊异。

徐世昌晚年在天津养老,当时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后,他开始关注时局,为国家担忧,华北事变后,日本人曾派使者土肥原贤二约见徐世昌,邀他出山做华北伪政府领导人,他拒不接见。后来日本人又辗转找到了他的侄子,希望他的侄子到伪政府任职,他立刻去信,让他侄子前往上海避难。

后来徐世昌活到了85岁,看着这破败山河,怀恨死去。

袁世凯听信徐世昌的建议,拥护慈禧太后,背叛光绪皇帝。这固然有袁世凯为求上位而做,但是当时戊戌新政也是并不得人心,况且维新党势力较弱,光绪皇帝并未全掌大权,新政自身已经岌岌可危,新政失败这事也是时事使然,并不能仅仅怪罪袁世凯的不讲信义。

Get这3条赏花路线,一键打卡颐和园的春天

不到颐和园 怎知春色如许?

伸个懒腰的功夫 春回大地

颐和园西堤百余株山桃次第绽放

每一眼都让人沉醉

颐和园正式进入春花观赏期

自3月中旬开始至4月

颐和园山桃、迎春、玉兰

梅花、连翘等主要春季观赏花卉

逐步进入盛花期

一场春风过

吹开冰封的湖面

也唤醒枝头的花苞

颐和园的春天里

有花颜的千柔百媚

有属于三月的仪态万千

沿着西堤,漫步桃柳之间

这是初春的鲜嫩色彩

含羞待放,生机盎然

“我已经退休了,十分喜爱摄影,只要有时间,只要天气好,我就带着相机来颐和园里,沿着团城湖走一圈,记录园子里的点点滴滴,感受园子里四季流转,万物井然,朝起暮落。”摄影爱好者许春富说道。

颐和园园林科技科科长赵晓燕介绍,为了让游客欣赏到最美的春花,颐和园在春季花期前夕,对全园树木进行修剪、补植,特别是对春季“网红景点”西堤桃花区域,进行重点养护,使得桃红柳绿与山水产生透视的效果,达到“点景不挡景”。

三月的颐和园里

水波微荡,花开草长

春天的大幕已经开启

这3条春季赏花小众线路

让游客体验颐和园不同的美

01

玉兰观赏路线:

由东宫门入园,至乐寿堂区域

玉兰在乾隆时期成片种植在乐寿堂一带,花开时被称为“玉香海”,现遗存于邀月门一侧的一株古玉兰,在2018年被评选为“北京最美十大古树”之一。以古玉兰为代表的颐和园玉兰枝繁叶茂,园内各庭院及万寿山和西区等处陆续栽植玉兰80余株,使玉兰花成为代表颐和园特色的花卉品种之一。最佳观赏期自3月中旬至3月下旬。

02

后山赏花路线:

由北如意门进入,至后溪河沿线

后溪河秋景广受市民游客喜爱,但是在后溪河区域则是一条小众赏花路线。后溪河沿线种植有山桃、连翘、丁香、香荚蒾、梅花等观赏花卉,观赏期自3月中旬一直持续至5月初。目前梅花已经进入盛花期,游客可以在紫气东来城关、谐趣园夕佳楼、益寿堂周边观赏到盛开的梅花。

03

耕织图赏花路线:

由颐和园西门进入,沿藻鉴堂湖、团城湖

抵达耕织图景区

耕织图景区及周边主要保留原有植物配置,打造自然动植物景观,沿途山桃、柳树、迎春、梅花、碧桃等次第开放,绿头鸭、鸳鸯等水鸟在湖中嬉戏,别有春日趣味。赏花期自3月初持续至5月初。目前水村居附近梅花、迎春已进入最佳观赏期。

三月春光正好

每一缕阳光都是适合出行的温度

快开启打卡春日的旅行吧

收下这一份赏花线路攻略

来颐和园

与春天撞个满怀

温馨提示

美景是自然的馈赠

需要大家共同来守护

文明赏花,有序排队,文明游园

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

保持观赏拍照距离

做一名安静的赏花人

让花朵在枝头灿烂绽放

也让文明之花在海淀绽放

转自:北京海淀

来源: 首都之窗

七夕还送玫瑰花?该送玫瑰椅啦!

还有一个礼拜就是七夕啦

该想想准备什么礼物叻吧…

什么礼物既能高端大气上档次

又能低调奢华有内涵

还能清新脱俗有价值捏?

(到底想说啥……)

最近小编迷上了一把椅子…

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老实交代还有图)

明 黃花梨玫瑰椅

一见倾心!

玫瑰椅,玫瑰椅,玫瑰椅……

并木有看到玫瑰呀…

难道是有玫瑰藤蔓的花纹?

也不像啊…

那为什么叫玫瑰椅呢?

其它椅子的命名

基本上是像中国汉字的起源一样

采用象形或会意

明 黃花梨素面圈椅

17/18世纪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一对)

象形的有圈椅、官帽椅、杌凳、灯挂椅等;

会意的有宝座、太师椅、交椅等

而唯独玫瑰椅名称来源待考

《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载:

“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红梁”。玫为美玉,瑰为奇石。奇伟稀美,是为玫瑰。

众多古典家具研究学者,

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中寻找,

也只觅得《鲁班经》中

曾有“瑰子式椅”片言记载,

且无法判断就是玫瑰椅。

又称“文椅”?

《十八学士图》

玫瑰椅名称来源虽不见记载,但出现的较早,宋代刘松年名画《十八学士图》中就曾出现,可见自古以来它就是文人的心爱之物。玫瑰椅造型通透轻盈、空灵飘逸,与历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是文人喜用之物,故玫瑰又有一名曰:“文椅”

但是,

有一说法表示,玫瑰椅在南方被称为“文椅”,而文椅又是南官帽椅的另一种名称,有人把二者等同。不过,事实上两者虽然长得像但在功能上还是有区别的。 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中称,玫瑰椅的特点是方型的矮靠背、直扶手、带侧脚。也就是所谓的“短其倚衡”(椅背低矮)、“折背样”(椅背高度等于普通椅子的一半),也是玫瑰椅的重要特色。有研究表明,玫瑰椅靠背相对较矮,多在90厘米以下,椅面较小,不如其他椅类高大宽敞,这也是玫瑰椅作为次要座具的原因。这种矮靠背的好处是,作为陈设使用时,不至于高出窗沿而挡住视线,小巧别致的造型更加灵动。在设计时,玫瑰椅的椅背、扶手下方及椅腿部分常常会做一些雕花设计,增加了椅子的优雅与轻巧感,令人赏心悦目。

然而,上京的匠人们为其取名为玫瑰,典籍中无从记载,为何粗放豪壮的北方匠人会将这么婉约细腻的名字赠于这把椅。

说法一是讲大约与某位深情巧匠倾慕的女子闺房陈设有关; 说法二也有说是那个时期文人士大夫遵从“玉文化”,故取“玫瑰”二字,两字均为斜玉体(不是“王”字旁,是“斜玉”旁); 说法三是在南方,称这种椅子为“美鬼椅”,因为坐上去很舒适。南方人称“鬼”有时是昵称,如称小孩子为“小鬼”。但是北方人不知道这种称呼,所以传到后来便成为“玫瑰椅”了。

但也无从细考。

又称“小姐椅”

《烛下缝衣》

玫瑰椅还有一种名称曰:“小姐椅”,顾名思义就是小姐使用的椅子,属闺阁之物,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名画《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中第八幅《烛下缝衣》中佳人所坐椅子即为玫瑰椅。

在周庄著名的沈宅里,女眷客厅所陈设的椅子就全都是玫瑰椅。

古代女子坐在此种椅子上,必须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坐椅面三分之一的位置,以体现大家闺秀的教养。与重男轻女、父权主义的中国传统历史上,玫瑰椅这种可以进闺房的椅子自然没有那么高的身份地位。不过,精致端庄的外形、文雅娟秀的气质,让玫瑰椅走出闺房,在文人的书房、画轩、小馆内作为陈设同样不失精彩,式样讲究、造型优美带来别样的知性味道。

马未都在《百家讲坛》里讲到一个趣事:

有一个广告公司要聘请CEO,在报纸上登广告发出邀请“谁来坐这把交椅”,可不幸的是,图中摆放的却是一把玫瑰椅。与象征一把手地位的“交椅”截然不同,玫瑰椅在古代的地位较低,是小姐的闺房专属座椅。

广告因此闹了个“没文化真可怕”的笑话。

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中就讲道,

虽然有传言说玫瑰椅是内室女眷使用的座具,但故宫大臣上朝、颐和园等候歇脚处留有成排,现存晚清客厅客座处多有此类安置。

可见人们对玫瑰椅的喜爱,

并不因为其地位而改变。

玫瑰椅

造型工艺赏

玫瑰椅的造型特征、用材、工艺同样有别与其它椅子。它的造型方正,椅背低矮,略高扶手,早期的玫瑰椅椅背甚至与扶手平齐,椅背通透或安券口或用梳背,甚至空无一物。用材一般选用纹理瑰丽生动的黄花梨或鸡翅木在工艺上玫瑰椅的腿足、扶手、后背均用圆材,甚是珠圆玉润。

在明清时期的达官贵人家中,玫瑰椅常陈设于窗台下。在配合桌案陈设时,椅背也不高出桌沿,因此,人们都喜欢在窗台下陈设几张玫瑰椅。

今天,我们使用玫瑰椅,其装饰功能远大于使用功能,但是抵不住喜欢呀!

编辑:文静

内容来源网络

投稿邮箱:

微信公众平台:美术史知识大全

微信号:museum13

新浪微博:@文夏白羽

腾讯微博:@美术史知识大全

简书:文夏白羽

作者:piikee | 分类:旅游景点攻略 | 浏览:22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