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东北经过哪些地方以及东北自驾游最佳路线图

2024-04-12 02:43:23
精选中国旅游景点大全 > 旅游景点攻略 > 重庆到东北经过哪些地方以及东北自驾游最佳路线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重庆到东北经过哪些地方,以及东北自驾游最佳路线图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抗战胜利后,中共“向北发展”进军东北的重大战略是怎样提出的

1945年9月19日 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并发出致各中央局的《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指出目前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和阻止国民党军北进,继续大力消灭日伪军,完全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发展和控制东北。

同时,还决定华中局北移山东,和山东分局组成华东局。

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核心是控制东北

为此,陆续派遣10名中央委员(其中4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0名候补中央委员,以及2万名干部、11万部队挺进东北。

1

1945年9月11日,延安王家坪。

金色的阳光从偏西的角度洒向一排整齐的窑洞。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窑洞里,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张闻天、彭德怀、叶剑英、李富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正热烈地交谈着。

这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带领一位满身戎装的军官跨进来。

这位军官中等个儿,左右斜挎着手枪和望远镜,显得干练、壮实、英武。

他,就是最先进军东北的冀热辽军区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

曾克林

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与曾克林亲切握手。

当年在长征路上,曾克林多次聆听中央首长教诲,今天,再次与这么多首长会见,心情非常激动,也感到格外亲切。

少奇同志微笑地说:"你从前线回来,辛苦了。我们很想了解东北的情况,你来得正好。"

接着,大家分别围坐在长方桌周围,少奇同志在里端,主持开会。

他首先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到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去了,暂时很难有结果。党中央根据当前的局势和东北的情况,确定我党我军在东北的主要任务是:

继续打击敌伪,收缴敌伪武器,扩大人民武装力量,发动群众维持治安,消灭汉奸,肃清土匪,建立根据地,力争控制东北,以便依靠它加强全国解放区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的早日到来。"

曾克林坐在少奇同志身边。

少奇同志望着他亲切地说:"为了力争控制东北,中央准备派大批干部和主力部队向东北开进。但是,我们对东北问题研究了几天,就是不知道具体情况,下不了决心,现在政治局同志都在这里,请你谈谈东北情况,越详细越好。"

曾克林如实地向中央领导同志详细汇报他们进军东北、配合苏军解放东北部分地区的经过:

按照朱德总司令发布的第二道命令,"现驻河北、辽宁边境之李运昌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冀热辽军区成立以李运昌为首的东进委员会和前方指挥所,部队编为西、中、东三路独立进军。其中:

西路由第14军分区司令员舒行、政治委员李子光率领第13、第16团一部和北进支队约2000人,于8月中旬从冀东平谷出发,经兴隆向承德、围场进军。

中路由第15军分区司令员赵文进、政治委员宋诚率领第11团及青(龙)平(泉)支队共约2000人,于8月17日经喜峰口、平泉直奔赤峰。

东路由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副政治委员唐凯率领第12、第18团和朝鲜支队共约2500人,于8月24日从抚宁台头营地区出发,沿途消灭石门寨、九门口等地伪军,27日迁回山海关,28日到达绥口。

8月29日夜,部队得到消息,苏军将要路过前所东站以东公路,曾克林和唐凯组织部队在公路上排成四路纵队,并抽调司号员组成临时"军乐队",吹起了欢迎曲,迎接苏军到来。

9时许,苏联红军六七十人,由一位上校部队长和少校伊万诺夫带领,乘5辆汽车,拖2门大炮,带一部电台,迎面开过来。

开始,苏军看见这些没有军衔的人,误以为是杂牌伪军或是武装土匪,立刻把欢迎部队包围起来。

唐凯走上前去,说明是共产党、毛泽东的队伍,苏军上校和少校相视一下耸耸肩,直摇头。

这时,从车上下来了苏军的蒙籍翻译。

经他翻译、解释,消除了误解。

苏军军官同曾克林、唐凯亲切握手,互相拥抱,共庆胜利会师,气氛异常热烈。

"斯大林万岁!""毛泽东乌啦!乌啦!"的口号声、欢呼声响彻天空。

看着苏军的大口径火炮,曾克林与唐凯商量,回师山海关,杀敌一个回马枪。

这个决定得到了苏军的支持。

攻打山海关之前,考虑保护古城,也尽量减少部队伤亡,决定"先礼后兵",向日、伪军发出投降通牒,限期向八路军和苏联红军投降。

16军分区军法处长、宣传科长汤从列起草通牒。

并于中午12时译成日文。通牒全文如下:

由于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强大苏联红军攻入东北,我八路军已全面举行对日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已向日本国下诏,接受无条件投降。现中国和苏联两国强大军队,已兵临山海关城下,着派中苏两国代表,向驻山海关日军司令官送出通牒,命令驻山海关的日军、"满洲国"军接到本通牒后,限于本日下午2时率部于山海关火车站无条件向中苏军队投降。

此致——驻山海关日本军司令官

中国八路军司令官

苏联红军司令官

1945年8月30日

八路军派出侦察科长郑公然、参谋董占林、敌工干事齐勇和苏军一名上尉副连长及两名战士,乘苏军一辆吉普车,前去山海关与日军谈判。

在山海关城下,日军一名大佐带一个班出来,与八路军和苏军代表谈判。

中苏军代表命令日军下午2时集合投降。

日军借口奉蒋委员长命令,武器要交给国民党军队。同时,又以山海关不归"满洲国"管辖为由,拒绝投降。

谈判不欢而散。

曾克林与苏军司令官研究决定,武力解放山海关。

8月30日下午5时,在苏军炮火援助下,16军分区部队向山海关发起攻击,仅战斗1小时攻入城内,俘伪军1000余人,大部日军乘车南逃秦皇岛。

军事重镇山海关获得解放。

山海关,这是一座古老的名城。

它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踞燕山山脉东端,西亘长城,南临渤海,北依角山,山高势险。

早在明朝洪武十年(1381年),朱元璋就派大将徐达在秦皇岛东北设置山海卫。次年12月筑起山海关城。

从此,山海关便成为长城东部的一座军事重镇。山海关城墙高达10米,宽容5马并行。

"天下第一关"的横匾雄踞东门之上,全城占地8平方公里,山势陡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为华北通往东北之门户,历代兵家必争之要冲。

16军分区部队占领山海关,为后续部队进军东北扫清了一大障碍。

听到16军分区部队同苏军一起解放了山海关,彭德怀和叶剑英相视一笑。

曾克林继续说:

9月3日,部队乘火车从山海关出发,4日到锦州,留第18团守卫锦州。

主力于9月5日进入沈阳市郊。

苏军方面由于受《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限制,以及美、英两国外交压力,开始就与我部发生冲突。

9月5日晨满载我军部队的列车轰轰隆隆地进入沈阳车站、苏军感到非常突然。

八路军没有与苏军联系,苏军没有接到上级指示。

他们对这一支没有军衔的部队来得这么迅速非常怀疑,速调部队将火车站包围起来,不准部队下车,在车上,曾克林、唐凯迅速作了研究,决定同一起进东北的张化东、刘云鹤等5名地方干部,带着参谋和警卫人员到苏军驻沈阳卫戍司令部交涉。

苏军卫戍司令是卡夫通少将,当他见到曾克林时,傲慢地责问:"你们是什么军队?从哪里来?是谁叫你们来的?"

开始,曾克林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朱德领导的八路军,是坚持冀热辽地区抗日的部队。我们是遵照延安总部的命令,挺进东北,配合苏军共同作战,解放东北,收复失地,接管东北,维持东北秩序的。"

卡夫通又说:"根据《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最高统帅部是不会同意你们进沈阳的。"

当时,由于带来的蒙籍中国翻译水平低,没有翻译好。

因此,卡夫通没有弄清情况,发了一顿脾气,第一次交涉不了了之。

曾克林汇报到这里,警卫人员送过来一杯水,放在他面前。

任弼时右手举着烟斗吸了一口,和蔼地说:"喝点水,慢慢说。"

曾克林喝口水,润润嗓子,继续汇报:

回到火车上,几个领导商量,一致认为,虽然中苏条约限制了我部的行动,但八路军是国民党承认的合法军队,是坚持抗日的中国人民武装,有权进驻沈阳,接管东北,况且我们有中央二号命令,一定要和苏军力争。

第二次,我找到了卡夫通进行交涉。

仍然没有结果。

这时,我们的部队已在车上停留了一天,吃饭喝水成问题,甚至上厕所也困难。

事不宜迟,下午3点左右,曾克林和唐凯第三次来到苏军卫成司令部。

见到卡夫通时,唐凯伸出手,指着参加革命后手臂上刺的镰刀、斧头和五角星,比划着连声说:"毛泽东!毛泽东!""共产党、毛泽东!"

曾克林提出:"现在,与你们交谈,不用中国翻译,用苏联翻译,以免犯疑。"

卡夫通表示同意,然后找来一个苏军政工干部当翻译。

这个政工干部,叫克拉夫钦科,很老练又很和气、

我们据理交涉:"我们是共产党、毛泽东领导的队伍,是执行朱总司令命令到东北配合你们共同作战的,又在锦州与你们会师,冀热辽是我们的土地,我们长期在这里抗日,你们不让我们来,让谁来?"

这样的质问使苏军卫戍司令哑口无言。

还说:"如果你们不相信,可以去问莫斯科。"

听了我们的意见,加上克拉夫钦科的正确翻译,苏军感到很有道理,但卡大通又似乎感到为难。

他和克拉夫钦科商量,最后同意部队下车,但要八路军驻到离沈阳30公里外的苏家屯去。

尽管这种安排不能令人满意,还是取得了初步胜利。

于是,向部队发出下车命令。

这时,已近傍晚,部队接到命令后,行动非常迅速。

近两千人的队伍一下集合得整整齐齐,干部战士身着一身黄军装,每人一个钢盔,子弹袋换成子弹盒,上了刺刀,每个连配有9挺轻机枪,队伍显得威武雄壮,曾克林和唐凯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面。

八路军到达沈阳的消息很快传开。

成群结队的工人、学生、店员、市民潮水般地涌向车站、街头。

这时有一个坏家伙,在车站附近扔了一枚手榴弹,炸伤一个老百姓。

愤怒的群众一拥而上,当场将他打死。

14年来,东北人民一直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吃的是橡子面,穿的是更生衣,多少人死在鬼子的刺刀皮鞭下,活着的人终于盼到了解放这一天。

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队伍行进在大街上的时候,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跟随队伍一并前进。

苏军也派了两辆装甲车为前导。

当苏军看到有这么多老百姓自发地欢迎八路军时,非常震惊。

卡夫通马上改变了怀疑的态度,派两个上校,乘坐吉普车追赶上队伍,诚恳地说:"你们不要去苏家屯了,就住在沈阳故宫东面的小河沿。"

还说:"你们这个队伍不是一般的部队,不要走了。"

于是,在苏军两个上校的引导下,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着《八路军进行曲》向大东区小河沿驻地行进。

第二天,苏军让16军分区司令部搬进原伪满市政府大楼,政治部搬进原日本宪兵司令部。

部队仍驻在小河沿一带。

苏军克拉夫钦科派人请唐凯到苏军卫戍司令部,友好地询问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一些情况,以及党员在部队中的比例等等。

唐凯同志向苏军介绍了我军在冀热辽地区坚持抗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情况,以及延安总部的二号命令精神。

9月7日,苏军派来两个上校到16军分区司令部,对曾克林和唐凯说:"斯大林、莫洛托夫来电报了,你们是毛泽东、共产党的部队,请你们两位将军到司令部去。"

苏军驻沈阳部队,是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苏近卫军第6集团军。

司令克拉夫琴科上将、军事委员图马尼扬中将,还有各兵种军长等,第一次与曾克林和唐凯见面,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会见后,苏方宴请了曾克林和唐凯同志。

克拉夫琴科很高兴地说:"我们现在不叫你们将军了,称你们为同志,我们是同志式的谈话。"

曾克林和唐凯也高兴地说:"我们都是共产党,你们是苏联共产党,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接着,双方进行了研究。苏军提出,从现实看,由于受中苏条约的限制,国民党接管东北似乎是合法的,共产党接管东北似乎是非法的。

因此,苏方建议你们对外最好不叫八路军,把八路军改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曾和唐采纳了这个意见。

下令把八路军的臂章统统拿下,改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苏军对这样的合作十分满意,苏军卫成司令部下达命令,凡佩戴东北人民自治军符号的部队,可以在东北各地活动,对他们的行动,不要阻拦限制。

听到这里,少奇脸上绽开了笑容。

接着,曾克林向中央领导汇报了沈阳地方情况。

沈阳,是日本、伪满、国民党三朝元老的大本营,汉奸、敌伪残渣余孽云集,加上刚解放,社会秩序非常混乱。

旧的政权虽已瓦解,但伪满汉奸走狗人还在心不死。

伪省长王伟当上维持会长,还有伪市长、伪县长、伪区长等反动官员及统治机构,或完全保存下来,或改头换面,成了各级维持会的大小官员,借机大发横财。

他们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名,继续骑在东北人民头上.横行无忌,劫掠杀戮。

与此同时,国民党的特务和坏人充当接收人员,借机到处网罗敌伪残余人员,公开打着国民党的招牌,发展反动武装,组织"先遣军",在人民群众中散布谣言,威胁群众,不许接近八路军,等待国民党中央军前来接收。

日本投降后,有相当数量的关东军、伪军、警察、宪兵保留着武器,当时,仅沈阳的国民党地下军就号称有40个团,他们整天打枪,破坏治安。

八路军入城第二天深夜,伪警察、宪兵2000多人没缴枪。

警察局长挎着洋刀,戴着伪警帽,还很神气。

在沈阳伪警备司令部门前,有人公然挂起了"中国国民党沈阳市党部"的招牌,门前站着荷枪实弹的伪军。

沈阳大街上到处都是国民党党旗。

一部分汉奸、土匪更是猖獗,整烧杀抢掠。

敌人还向八路军政治部大楼扔炸弹。

加上当时东北社会经济崩溃,大批工人失业,闹得沈阳人民人心惶惶,日夜不安。

为了迅速控制沈阳市的混乱局面,有效地进行接管工作,16军分区采取断然措施,首先解决伪满警备司令部。

唐凯、张化东、汤从列带着警卫人员到警备司令部谈判后,将伪满警备人员全部缴械。

接着,经与苏军协商同意,成立与苏军沈阳卫戍司令部相对应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沈阳卫戍区司令部,曾克林任司令员,唐凯任政治委员,张化东任副司令员,汤从列任政治部主任。

卫戍区司令部成立以后,立即解除敌伪武装,收缴敌伪武器。

两三天内,就把沈阳市1.2万多伪军、宪兵、国民党地下军的武装解除。

同时,把伪满国兵旅5000多人的武装也全部缴械,连以上军官集中学习,士兵绝大部分遣散回家。

9月9日上午,在原伪政府所在地召开了一个由地方各界名流参加的会议。

成立沈阳市临时人民政府,由白希湾任市长。

9月15日,焦若愚到达沈阳后,任副市长,赵翟华任公安局长,张化东兼任副局长。

以沈阳卫戍区司令部和政治部的名义,向沈阳市和八路军所到之处发出安民告示,宣布军队宗旨,号召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协助八路军消灭日伪残余,保护厂矿企业,维护交通,恢复生产,维持社会秩序。

为了平民愤,对罪大恶极的汉奸、反革命分子,严厉镇压,局面初步稳定。

经与苏军协商,共同接管和使用沈阳广播电台,联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主席、朱总司令分别作的《论联合政府》、《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

自编节目,宣传八路军、新四车在关内反攻打击敌人胜利的消息,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政治路线,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战的罪行。

9月10日,东北抗联将领冯仲云到达沈阳。

冯仲云

他穿的是苏军军装,被委任为苏军驻沈阳卫戍(城防)副司令员。

同是抗日队伍,曾克林、唐凯与冯的会见特别激动。

冯仲云马上向周保中发电:"冀热辽军区李运昌部先头部队曾克林已率2000人进驻沈阳。"

抗联同志把这一消息作为特大喜讯进行传达,随后通过广播电台发消息,播评论,宣传共产党,宣传八路军,同时要求抗联积极支持八路军,号召人民参加八路军。

为适应当时形势,部队以沈阳为中心,分兵五路去辽宁各地进行接管。

一路到辽阳、鞍山、营口方向;

一路到本溪、安东地区;

一路到抚顺、清原、辉南、柳河、梅河口方向;

一路到铁岭、开原、四平地区;

还有一路到郑家屯、白城子地区。

同时任命罗文为本溪卫戍司令。

在沈阳及分赴辽宁各地的部队,一面接管城市,收缴敌伪武装,一面接收了大量工厂和军用仓库。

机关直属队和12团先后接管了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枪炮的沈阳兵工厂,沈阳、抚顺、辽阳、木溪军火仓库,军需被服仓库和机械厂、印刷厂、被服厂、织布厂等,同时,先后接收了本溪、抚顺、鞍山、营口等地的电台及10个医院。

苏军曾一度把日本关东军最大的苏家屯仓库交给八路军看守(后又收回)。

随后,部队组织人力往外拉了三天三夜。

运出步枪2万支,轻重机关枪1000挺,还有150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野炮和山炮,这些武器不仅装备了出关部队,还为当时的扩军创造了良好条件。

16军分区的电台功率小,这时与上级断了联络。

苏军急于想找中共中央领导人联络。

于是苏军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派贝鲁罗索夫中校、翻译官谢德明,与曾克林同机飞往延安。

曾克林一口气讲到这里,觉得口干,端起杯,又喝了两口水,继续汇报说:部队到达东北后,久经敌伪压迫的劳动人民揭竿而起,到处组织武装,打击敌人,武装自己。

由于日本统治东北14年,东北人民苦难深重,一经解放,纷纷要求参军参战,对敌斗争情绪高涨,我军扩军极容易,我部现在已发展到2万多人,还在不断扩大。

苏军只驻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各中小城市及农村无人管理,秩序混乱,土匪众多。

很多是政治土匪,公然打着国民党挺进军、先遣军的旗号,实际是伪满军、警、宪、特和地主武装相勾结,拉起各种土匪武装,袭击八路军,占领不少县城,准备迎接国民党中央军接收,是一股非常反动的力量。

我军应该大批开进,消灭敌伪势力,接管东北。

在一个多小时的汇报中,少奇一边吸烟,一边静静地听。

这时,他拧灭一个烟蒂,站起来,兴奋地说:"现在看来,东北情况对我们很有利呀!"

他说:"毛主席在党的七大时就指出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东北,我们去定了。"他加重了语气。

这时,朱德同志指着地图插话说:"东北是战略要地,北靠苏联,东接朝鲜,南与山东解放区隔海相望,有山区,也有大平原,进可以攻,退便于守,可以成为我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地区。"

当汇报东北的经济状况时,陈云指出:"东北物产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国民党14年前出卖了东北,现在人民斗争胜利了,他们不会甘心,会同人民争夺胜利果实,抢占东北。我们要和他们针锋相对,斗争到底,力争这个战略地区,"

少奇站起来,右手有力地向前一挥,充满胜利信心地说:"我们的部队先进去了,站住了脚,就可以控制东北,我们掌握了东北,就能为毛主席、周副主席在重庆谈判创造有利地位。我们有了东北,就可以加速中国革命的进程。"

曾克林的汇报,无疑为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党中央领导认为,现在是争取东北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连夜召开会议,决定抽调更多的部队和干部去东北,并决定成立以彭真、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立即奔赴东北,统一领导筹划东北工作。

中央领导同志考虑到,苏军实行军衔制,为工作方便,去东北人员也该授予相应军衔,于是党中央决定,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名义:

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中将军衔;

授予伍修权少将军衔;

授予段子俊、莫春和上校军衔。

并用中俄两种文字写了任命书,这是我军历史上特殊情况下的第一次授衔。

2

第二天,朱德和伍修权同贝鲁罗索夫中校会谈。

贝鲁罗索夫是苏军总部的代表。

他先介绍苏军是在苏联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后,于1945年8月9日,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海、陆、空三军编组的11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3个空军集团军,3个防空集团军,总兵力150多万人,大炮2.6万多门,坦克5509辆,飞机3800架,舰艇500艘,从西东北三个方向攻入中国东北境内。

华西列夫斯基

骄横一时的日本关东军在苏军毁灭性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

太阳旗纷纷坠落黑土地。

8月31日,苏军解放东北全境。

朱德总司令根据各方面的情报,已了解到:在中国东北,苏联政府及苏联红军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打交道,还心存顾虑。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邱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发表了关于击败法西斯德国的《雅尔塔公报》,又秘密签订了关于苏联对日作战的《雅尔塔协定》。

该协定要求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两个月内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作为交换条件,苏联谋求得到在中国东北使用军事港口、贸易港口和铁路交通的特权。

这个协定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当时,苏联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缺少正确的了解认识,过低地估计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他们外交上只承认国民党政府。

8月14日,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旅顺口之协定》《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等。

这些条约、协定,使苏联取得了在中国的特殊权益。

作为交换条件,苏联政府承认国民党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确认在东北"一俟收复区任何地方停止为直接军事行动之地带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即担负管理公务之全权"。

但同时,苏联对国民党的亲美政策又加以某种程度的批评和抵制,对在东北坚持抗日的共产党武装和地方政权的活动给予支持,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一部进入东北并接收一些城市的活动,引起国民党政府以及美、英与苏联政府的矛盾。

贝鲁罗索夫中校来延安,就是完成与中共中央领导人谈判协调关系的使命。

贝中校转达苏方意见:为履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规定,长春、哈尔滨、沈阳等大城市必须交给国民党,并要求朱总司令下命令,命令已进入东北的八路军,"退出苏军占领之地区。"

由于中方力争,苏方同意将冀热辽根据地的热河、锦州地区交八路军接管。

并希望中共中央尽快派负责同志去东北,以便协调与苏军的行动。

随后,苏军代表还进一步表明态度说:"红军统帅部正式转告总司令,红军不久即将撤退,届时中国军队如何进入满洲,应由中国自行解决,我们不干涉中国内政。"

并且友好地表示:"元帅转告朱总司令,他不论对总司令个人,不论对八路军,均抱深厚之同情。"

晚上,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招待曾克林和贝鲁罗索夫中校。

大方桌上摆了七八个盘子,有红烧鲤鱼、清炖鸡、羊肉泡馍,还有南泥湾生产的黄瓜、茄子、辣椒,经厨师一番烹调,都变成美味佳肴。一人倒上一碗边区老酒。

彭德怀副总司令一边给曾克林夹菜,一边说:"你们首先进入东北,是有功的,希望你们以后多搞点武器,特别是大炮。过去战争时期我们部队没有大炮,敌人就欺负我们;今后我们有了大炮,力量就大了,敌人的防御工事就守不住了。"

临别,曾克林将随身携带的一支手枪和一具崭新的望远镜送给老首长叶剑英作纪念。

当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获悉各军区开始调动少数部队去东北的情况,就请当时任华中局书记的饶漱石给中央发电报,建议中央军委立即派大部队到东北去,不可错过时机。

但饶不同意。

黄克诚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草了《关于目前局势和战略方针的建议》,于14日用华中局电台发出。

建议:东北既能派部队去,应尽量多派,至少5万人,能去10万人为最好。

还建议:山东应调3万人去东北,华中应调3万到6万去山东,在河南及平原主力的一部应调山西,江南(新四军)1个师应调江北。

9月15日,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毛泽东,依据谈判进行情况,致电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提出准备将浙东、苏南、皖南部队在适当时机撤到江北和八路军南下支队与新四军第5师靠拢的意见。

中共中央认真研究了毛泽东的电报和黄克诚的建议,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当日,中共中央发出给各中央局的指示,指出:"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的坚决的争取东北"。

要求华北、华中应派遣100个团的干部迅速到东北,其中,华中20个团,山东30个团,冀察晋25个团,晋冀鲁豫25个团;干部集中一批即走一批,不要等齐,各自寻找最迅速到达的路线前进。

9月16日,延安上空万里无云,宝塔山在太阳照耀下呈现一片金黄。延河水碧波荡漾,涓涓流淌。

东关机场的跑道上停着一架道格拉斯式双引擎飞机,党中央领导同志正与东北局的领导同志一一握手,为他们送行。

彭真、陈云、伍修权、叶季壮等站在机舱口向送行人群挥手致意。

随着飞机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飞机在跑道上滑行,起飞,飞向天空,飞往东北。

苏军贝鲁罗索夫中校和翻译谢德明同机返回。

是天老爷的作弄,还是天意的昭示,此行多灾多难。

飞机在空中发生故障。机身剧烈颠簸,飞行员拉着操纵杆,无法控制。

彭真和陈云从瞌睡中惊醒,舱中人都非常紧张。

飞行员决定在山海关机场紧急降落。

飞机在跑道中段落下,巨大惯性使飞机迅速冲出跑道,一头栽在田地里,机尾高高翘起。

彭真撞成脑震荡,叶季壮受重伤,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等受了轻伤。

唯有陈云最幸运,舱门被撞开时把他抵进了驾驶室,倒没有一点伤。

驻山海关的苏军立即赶来,一一救护。

冀东行署主任朱其文迅速赶到,接各位中央首长进城。

17日,东北局领导转乘火车北上,中途在锦州停留,18日到达沈阳,立即展开工作。

毛泽东、周恩来在赴重庆谈判这段时间内,通过电报往来同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商讨。对党的总体战略意图取得更加明确一致的认识。

9月17日,刘少奇致电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主席,提出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战略构想,得到毛泽东主席赞同。

刘少奇

9月19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发出了《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指出:

"目前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为此,特作下列部署,望坚决执行之。

(甲)晋察冀(除冀东外)和晋绥两区以现有力量对付傅作义、马占山向察哈尔张家口之进攻及将来胡宗南由北平向张家口之可能的进攻,坚决打击傅、马及其他进攻之顽军,完全保障察哈尔全境、绥远大部、山西北部及河北一部,使之成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基本战略根据地之一。

(乙)山东主力及大部分干部迅速向冀东及东北出动。第一步,由山东调三万兵力到冀东,协助冀热辽军区肃清伪军,开辟热河工作,完全控制冀东、锦州、热河。另由山东调三万兵力,进入东北发展,并加装备。

(丙)华东新四军(除五师外)调八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保障与发展山东根据地及冀热辽地区。浙东我军即向苏南撤退。苏南、皖南主力即撤返江北。

(丁)成立冀热辽中央局,并扩大冀热辽军区,以李富春为书记,林彪为司令员。罗荣桓到东北工作。将山东局改为华东局,陈毅、饶漱石到山东工作。现在的华中局改为分局,受华东局指挥,其人员另行配备。

(戊)晋冀鲁豫军区竭力阻滞并打击顽军北上部队,准备三万兵力在十一月调到冀东和进入东北。

(已)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胜利。

(庚)关于各区具体部署另定。"

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新的战略方针的确立,解决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党全军战略布局上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争取东北的有利地位、解放东北并最终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中共中央向各战略区连续发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

向东北和冀东进军及运送干部是目前关系全国大局的战略行动,对我党及中国人民今后的斗争,有决定的作用。

由于国民党正在加紧向东北运兵,而苏军不久即将撤走,因此在目前是时间决定一切,迟延一天即有一天的损失。各部队和各地干部应寻找一切可能的道路立即出动,越快越好,否则将失先机。

中共中央还要求:

所有前进部队不要声张,少说多做,注意隐蔽。

进入东北部队如没有正式名义要组织大规模正规军是不可能的,可考虑用东北人民自治军,或某某省自治军、省防军名义。

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各战略区中央局、各部队立即行动起来,组织部队和干部向东北进发。

作者:piikee | 分类:旅游景点攻略 | 浏览:13 | 评论:0